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“十五五”期间生态环境领域应重点关注哪些领域?专家解读 →
2025年11月4日 07:27 来源:央视网
央视网消息: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动力,统筹推进减碳减排、绿色扩张和增长。 “十五五”期间生态环境领域应重点关注哪些领域?实现双碳目标将如何建设美丽中国?闽南地区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军:建设“美丽中国”是一项系统工程。一要建设天蓝水绿的美丽中国n 土地和清澈的水。其次,发展质量一定要好,必须坚持高质量、低碳、绿色发展。第三,要体现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。制度机制是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发展的保障。专家表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建设美丽中国、承前启后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的重要时期。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优化。王军:要坚持以PM2.5管理为主线,加强PM2.5与臭氧协同控制,推动挥发性有机物、氮氧化物排放协同削减。水环境方面,新增小水体和支流断面监测200多个,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评估和评价。在加快绿色转型、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,“双碳”目标日益凸显。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主任柴志明:乍一看,碳峰值和碳中和是环境和气候问题。事实上,它们与经济发展、产业投资、国际贸易以及新市场、新技术的开发密切相关。这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。 DedicatedMonie 等人。他们表示,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是全面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。当前,中国正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、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和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。柴启民:截至2016年,中国专利占全球新授权绿色低碳专利的37%。在包括中国企业在国外申请的专利,约占全球专利的58%。这一创新土壤催生了一批大型新兴产业,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良好支撑。 “十五五”时期既是全面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管理体制的第一个五年,也是全面角逐碳排放总量目标的五年。由“控制能源消耗总量”向“精准控制碳排放质量”转变,可以更直接、更高效地实现碳减排目标。柴启民:“美丽中国”将在2035年基本完成。碳达峰和碳中和都为2035年设定了新的国家贡献目标。所以目标本身实际上是两个协同作用。背后主要有四个因素: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结构、交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。在结构转型问题上,未来碳的引领作用和力量将会更强。
(编辑:项小斌)